您好!欢迎光临潍坊广合铝业有限公司网站!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潍坊广合金属
设计定制、研发、制造和销售建筑、工业、装饰铝合金型材产品
客户咨询服务热线:
13905362591
热门搜索: 广合铝材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铝合金表面怎么喷油漆? 铝合金的变质问题分析

铝合金表面怎么喷油漆? 铝合金的变质问题分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5-22 21:20     浏览次数 :


 
大家都知道铝合金表面附着力较差,直接喷涂油漆是很难和铝材表面有良好的附着力的,即使勉强涂上去,很快就脱落了。那么怎么来增加附着力呢?
  
  那就需要在铝合金底材上做一层底漆来增加漆附着力,然后在喷涂面漆。主要三个步骤:
  
  一、喷涂前的准备和条件:
  
  1.天气条件:涂料必须选择在晴好天气的条件下施工,在有雨,雾,雪和较大灰尘的条件下禁止施工,喷涂施工的最佳温度约为25℃,湿度在80%RH以下。
  
  2.底材处理:铝合金底材应进行打磨、氧化等处理。表面应进行除锈、除油,并保证清洁干燥无污物,把灰尘除净,填平,方可进行油漆喷涂,且喷涂前要保证底材的干燥。
  
  3.喷枪标准:喷涂可选用口径为1.5-2.0mm的喷枪,喷枪压力应调至3-4kg/cm2。雾幅调为中气压至3-4kg/cm
  
  2,尽量喷湿工件表面,均匀喷涂2-3遍。适当调节油量,油量过小时漆膜表面容易出现颗粒。
  
  4.空压机:施工前,空气压缩机和滤清器应先除水以避免漆膜产生针孔。
  
  二、底漆的喷涂:
  
  1.在铝合金表面取得良好的表面处理效果之后,(无油污,无尘,表面有一定粗糙度),可以喷涂铝合金专用的环氧富锌底漆。该底漆对于铝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特别是双组份的环氧锌黄底漆。该漆具有环氧漆特有的高附着力,韧性,硬度等均比较优良,并且配套性能好。
  
  2.混合比例:底漆:底漆固化剂:稀释剂=4:1:适量。混合前先将油漆搅拌5分钟至均匀。用较精确的电子秤按混合比例称量,保证配比准确。油漆混合后,用干净的铝条或铁棒搅拌至完全均匀。施工时注意不要将其它种类的油漆、溶剂等混入,注意保持喷涂环境的清洁.混合后2H内用完,环境温度大于30℃后,混合后可使用时间要缩短。
  
  3.喷涂时为了取得最佳效果,可以分两次喷涂:
  
  第一次喷涂--雾喷:
  
  1.粘度--14-16秒(20°)
  
  2.喷吐量--1/2-2/3
  
  3.涂装压力--4.0-5.0巴
  
  4.喷涂工具的距离--25-30cm
  
  5.标准喷福--全开
  
  6.喷涂的时候--稍快
  
  散而薄地对整体进行雾喷,与下层涂膜初步融合。同时确认一下是否有缩孔的部位,如果有,对该部位稍微调高一点空气压力(6.5巴),进行集中喷
  
  涂以填补缩孔。
  
  第二次喷涂--底漆喷涂
  
  1.粘度--14-16秒(20°)
  
  2.喷吐量--2/3-3/4
  
  3.涂装压力--4.0巴
  
  4.喷涂工具的距离--25-30cm
  
  5.标准喷福--全开
  
  6.喷涂的时候--稍快
  
  三、面漆喷涂:
  
  1.面漆直接选择铝合金油漆。该油漆采用进口羟基丙烯酸树脂、颜料、助剂等组成。该漆在铝合金表面附着力极强、干性快、可常温自干或烘烤,具有极强的保护性和装饰效果。
  
  2.喷涂方式:
  
  第一次喷涂--定色喷涂
  
  1.粘度--14-16秒(20°)
  
  2.喷吐量--2/3-3/4
  
  3.涂装压力--4.0巴
  
  4.喷涂工具的距离--25-30cm
  
  5.标准喷福--全开
  
  6.喷涂的时候--稍快
  
  第一次喷涂进行定色。不要太在意喷涂痕迹以及金属色斑,轻喷一层即可,定出颜色。喷涂工具的移动速度稍微快一点为好,重复喷涂一次,
  
  可以解决问题,如果颜色不够,可以按二次喷涂方法,再进行一次喷涂。
  
  第二次喷涂--修正喷涂
  
  1.粘度--11-13秒(20°)
  
  2.喷吐量--1/2-2/3
  
  3.涂装压力--4.5-5.0巴
  
  4.喷涂工具的距离--25-30cm
  
  5.标准喷福--全开
  
  6.喷涂的时候--稍快
  
  此次喷涂是对对定色喷涂后留下的油漆色斑以及喷涂痕迹进行修整,并使机械质感更好的表现出来
  
  四、安全、环保规定:本品含有易燃有机溶剂,使用时应遵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和工艺操作规范,施工现场应注意远离火源、通风、采取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保护措施。
 
铸锭组织的不均匀性集中的影响到铸锭的性能,用于锻造、轧制和挤压的铸锭特别不希望降低合金工艺塑性的柱状组织。通常,具有细小晶粒组织、细微的晶粒内部结构和过剩相均匀分布的合金具有最好的铸态性能和最高的压力加工塑性。采用增大冷却速度、低温浇注(词条'浇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超声波振荡铸造、电磁铸造等措施均有利于获得上述理想组织,但这些办法均有局限性,只有对合金采取变质处理才是调整铸锭组织的根本手段。
 
  变质处理概述
 
  所谓变质处理就是在少量的专门添加剂(变质剂)的作用下改变铸态合金组织,使金属或合金的组织分散度提高的过程。目前,这种处理方法的技术术语很不统一,有的叫细化处理,还有的叫孕育处理。变质处理的分类也各不一样。有人根据金属及合金的最终组织变化特征将变质处理分为三类:把改变初生树枝晶和其他初生晶尺寸的处理叫第一类变质处理,把改变初生树枝晶内部结构的处理叫第二类变质处理,把改变共晶组织的处理叫第三类变质处理。也有人根据变质剂的作用特性,把变质处理分为三类四组(见表2-5-3)。还有人按对结晶着的合金的物理作用和冶金作用来分类。显然,这些概念之间的界限是很难区分的。本手册把变质处理理解为金属及合金铸锭组织弥散度的提高。
 
  目前,有各种说明变质处理过程的理论,其中,比较着名的有晶核形成论、碳化物论、包晶反应论、原子结构论等,但其中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全面地说明这种过程。这是因为,第一,变质处理过程很复杂,既与熔炼条件有关,也与铸造条件有关;第二,不可控制的杂质有影响,铝合金中的某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它们增强或减弱晶粒细化的效果。
 
  按照晶核形成理论的观点,晶粒细化是因为存在晶核,熔体是在晶核上开始结晶的。这些质点可能是过渡金属的碳化物、硼化物和铝化物,它们的晶格常数与铝固溶体的晶格常数(4.04Α)相近(见表2-5-4)。根据该理论,作为变质剂加入的添加剂应该满足以下要求:①在高温下化学成分不变,在铝熔体中有足够的稳定性;②添加剂的熔点应比铝的高;③添加剂和铝的晶格在结构及尺寸上应相适应;④与被处理的熔体原子形成强而有力的吸附键。
 
  目前,除铝薄板和铝箔生产企业仍有采用铝-钛添加剂外,国内变形铝合金材料生产企业普遍采用铝-钛-硼添加剂(线材或饼状)进行变质处理。另外,新开发的铝-钛-硼-稀土变质剂和铝-钛-碳变质剂也已推广使用。

[返回]